当前位置: 新闻频道首页 - 行业动态 -

自主向上与合资向下的直接竞争已不远

自主向上与合资向下的直接竞争已不远

【行业动态】 我们也应该注意到的是,正当中国品牌阵营开始通过推出新品牌而谋求自主向上时,合资品牌阵营却在谋求通过向下拓展来进一步开拓中国汽车市场,尤其是那些二线合资品牌。前期就有合资车企高层在其新产品上市发布会上接受媒体访问时直言未来将强化甚至直接与中国品牌进行竞争。

吉利汽车前期在海外发布其高端品牌LYNK&CO后,有消息称长城汽车也将发布其定位高于哈弗的高端品牌“魏派”(正式英文名称为WEY)。而我相信,在吉利和长城之后,还将有更多的中国品牌将推出其相对现有品牌的高端品牌,从而开始一波谋求自主向上突破的潮流。

值得一提的是,正如前期吉利汽车发布其高端品牌LYNK&CO所宣称的,其高端品牌的发展目标是未来能够直接PK诸如大众等主流合资品牌,因此,我们在理解中国品牌的自主向上时,一定要搞清楚这个概念,自主高端并不是指要打造豪华品牌,而是只比肩目前合资主流品牌的全新品牌。

我们也应该注意到的是,正当中国品牌阵营开始通过推出新品牌而谋求自主向上时,合资品牌阵营却在谋求通过向下拓展来进一步开拓中国汽车市场,尤其是那些二线合资品牌。前期就有合资车企高层在其新产品上市发布会上接受媒体访问时直言未来将强化甚至直接与中国品牌进行竞争。

因此,自主向上与合资向下在不远的将来形成交集,进而进行直接PK的时日已不久远。

在我看来,以现有中国品牌阵营旗下的品牌和产品力,也已经开始初步具备与二线合资品牌竞争的实力。具体分析来看,如果二线合资品牌真的将竞争策略从向上谋求与一线合资主流品牌竞争调整到向下与中国品牌竞争,则二线合资品牌目前仍具有相对明显的品牌、技术和产品优势,而中国品牌则相较二线合资品牌也仍具有一定的性价比及网络渠道下沉的优势。也由此,我们可以判断的是,中国品牌其实目前已经与二线品牌接近于短兵相接的态势。

但进一步来看,以现有中国品牌阵营的品牌号召力及产品力,要想实现与二线合资品牌的直接竞争,还是会总体处于劣势。因此,无论是针对先期实现与二线合资品牌的直接竞争,还是中长期实现与一线合资主流品牌的直接叫板,中国品牌现有阵营的体系能力还不足以支撑的。

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品牌阵营开始谋求通过推出定位相对更高的新品牌,从而实现未来与合资主流品牌的直接竞争显然是必要的,也是顺势而为。

需要指出的是,中国品牌阵营谋划推出定位高于现有品牌的高端品牌,其核心并不是为推出新品牌而推新品牌,而是谋求从体系能力建设的角度,实现与其高端品牌定位相符的体系支撑能力。也就是说,基于全新品牌,未来中国品牌阵营将从研发、生产、采购、营销和售后等整体产业链角度提升体系支撑能力。对于消费者而言,也就是通过全新品牌,能感受到中国品牌阵营更好的产品和营销服务体验等,能感感受到其与合资主流品牌无高低之分的体验。

也应该指出的是,虽然目前中国品牌阵营实现了不错的产销,也开始再次谋求品牌向上之路,但摆在中国品牌面前的现实其实仍然能够让人感觉到其面临的压力和危机。虽然从产销成绩来看,数据很好看,但从盈利的角度,也许这其中的滋味也只有车企们自己最能体会。这一方面是市场竞争带来的压力,但另一方面也无疑是车企自身运营方面带来的问题。

这些年中国品牌所取得的产销成绩,很大一部分原因还是由于有旺盛的市场需求,但从中长期来看,中国汽车市场缓增长的常态是客观存在的现实,一旦市场真正回归到这样的常态,掩盖在一些中国品牌产销快速增长背后的问题可能就会真正显露出来,甚至会成为这些中国品牌的致命伤。而在我看来,这样的问题未来主要还是将集中在管理体制方面,管理体制方面存在的不足所导致的研发决策及市场响应等的效率低下,可能最终成为压垮一些中国品牌的最后一根稻草。

我认为,中国品牌发展到最后,其与合资品牌之间的竞争,可能都不是诸如品牌、产品和技术之类所谓的硬实力的竞争,而将是在管理体制等方面的软实力的竞争。也许,中国品牌在谋求品牌向上之路时,也应该在管理体制等软实力方面谋求不断的进步与完善,才能确保未来没有短板的与合资主流品牌短兵相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平起平坐,甚至是赶超。


文章标签:自主 合资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互联网,来源:中国汽车报网,本站只做展示,并不代表本站赞同或附和文章观点,内容如有不当,请通过客服热线通知我们删除。
ICP营运许可证编号:鄂B2-20100155/鄂ICP备08007314号
邮箱:toplearningteam@gmail.com
商用车网由随州市金石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触屏版
  • 商用车之网
联系方式:624748671

周一至周日(24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