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国家发改委网站发布公告,同意建设广东陆地方舟新能源电动车辆有限公司佛山纯电动乘用车生产基地建设项目一期工程。陆地方舟并不是汽车界“素人”,相比之下,陆地方舟是获得新建纯电动生产资质十四家车企中从事电动车行业时间较久的企业之一。早在2004年之前,陆地方舟已经成功研制了我国第一台油电混合动力客车。2005年成立陆地方舟,初期主要专注于小型场地电动车的研发,包括城市警察巡逻车、老年代步车、高尔夫球车等。
陆地方舟成立以来一直在谋求获取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准生证”。2012年,陆地方舟就开始参与国家纯电动车项目组,其提供自主技术的纯电动乘用车通过了工信部所属国家轿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标准试验。2012年5月,首批陆地方舟纯电动汽车在广东佛山高明区正式上牌上路。2014年之后,陆地方舟开始大力推广新能源商用车。在商用车领域,陆地方舟分别在江苏如皋和广东佛山建设生产基地,其中在江苏如皋的客车厂沿用了原有的如皋客车厂的生产资质,陆地方舟拥有6字头的商用车资质。此次申请成功,陆地方舟拥有“7”字头的电动乘用车资质,产品体系基本涵盖所有车型。
陆地方舟是低速电动车领域首家获得新能源车牌照的企业,对国内低速电动车的转型具有重要借鉴。低速电动车的发展符合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状,满足了城乡结合部、偏远地区等的用车需求。
低速电动车经过近十年的发展,2016年的实际年生产量已经超过50万台,在山东、河南、河北、江苏等地区,形成了大规模的产业集群。低速电动车在电机、电控、电池生产制造、车辆维修保养等方面的发展相对已经比较完善。
低速电动车的发展也面临较多问题。首先是低速电动车的身份无法解决,在行驶牌照、路权、保险等领域都没有明确的政策法规下,低速电动车始终是“黑户”,销售使用过程中有很多法律隐患。其次,低速电动车进入的门槛低,导致进入企业众多,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价格竞争激烈,没有明确的产品标准导致高中低档产品充斥市场,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所以政府层面一直在试图规范发展低速电动车,最早在山东地区试点建立省级的产品准入机制和标准,通过示范运营为低速电动车发展提供成型的解决方案。从国家层面,国家发改委、工信部通过产业调研、专项研究等工作,试图在国家层面提出规范低速电动车的意见。
低速电动车产业的规范发展存在较大的利益博弈,博弈的对象包括传统汽车企业、科研机构和低速电动车企业,而低速车电动车企业在博弈中处于劣势。低速电动车产品竞争对手不仅包括传统的A0或者A00级别的燃油车,还包括车企正在推出的微型电动车。2016年,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提出《四轮低速电动车技术条件》标准制定项目,作为主要起草单位的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和上海机动车检测中心,从起草单位和参与讨论代表看,更多彰显的是传统车企的利益,技术条件中对“动力电池使用、时速限定、碰撞测试”等方面要求严格。如果按照讨论稿,则低速电动车赖以生存的成本优势将荡然无存,低速四轮电动车行业无疑将面临生死抉择。
政策的限制要求低速电动车进行转型,传统车企的纯电动微型汽车的产品市场下探更是对低速电动车直接形成市场空间挤压。中高端低速电动车终端价格都在2-4万元左右,动力配置是10块以内铅酸电池。但是新能源汽车企业的微型电动车的售价不断接近这一价格区间。以微型车作为主打产品的众泰、吉利康迪等车企产品售价已经达到3-4万元,已经和低速电动车形成正面竞争。其他新能源汽车企业也看好微型电动车市场,开始布局这一市场。2017年北汽新能源重点推出的微型电动车EC180的最低售价仅为4.98万元。江淮汽车2017年全新iEV6E时光版售价4.95万元。上汽预计在2017年年底推出的微型电动车上汽五菱宝骏E100,据内部人士透露市场终端售价甚至在4万元以内。在此种形势下,一方面对低速电动车企业直接形成市场竞争压力,另一方面也促使低速车的规范标准要求会进一步提升。
2015年,国家发改委发布的《新建纯电动乘用车企业管理规定》为低速车企业的转型提供了思路。规定中对新建纯电动乘用车企业的要求远低于传统燃油乘用车要求,在资金投入、准入资质上都降低了门槛。从已经获取资质的十四家企业看,除了传统车企申请资质外,其他大部分企业都是零部件企业、汽车设计企业等,低速电动车企业和这些企业比较还存在一定的优势。和传统车企相比,低速电动车企业在成本控制、精细化上更具优势;和新进入者相比,低速电动车在整车制造、供应商管理上也具备一定的差异化优势,所以通过申请新建纯电动乘用车企业资质,有望成为低速车电动车的转型方向。实际上在陆地方舟之前,有不少低速电动车企业已经开始筹划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的申请,比如河北御捷、山东富路车业、潍坊瑞驰、宝雅汽车等低速电动车企业都在进行相关的技术储备和投资建设,有望在未来获取整车生产资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