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国内一些地方出于多种因素考虑,积极发展低速电动汽车。如江苏、河南、山东等地的低速纯电动汽车生产已呈现遍地开花之势,不少生产电动自行车与电动场地车的企业也纷纷加入其中。同时,为支持低速电动汽车发展,一些地方政府出台了相关规定,为低速电动汽车“亮绿灯”。但是,目前国家主管部门对此是怎样的态度呢?
合法or不合法?
首先,熟悉中国汽车产业的人都知道,在中国,生产汽车需要“资质”。我们不评论这个政策的好坏,只是要强调一下,资质非常非常难以搞定。而电动汽车本身结构简单,中国的三电技术还不算差,所以很多企业虽然不具备生产汽车的能力,却可以生产电动汽车。
当然,电动汽车也分三六九等,比如比亚迪的E6和所谓的老年代步车……对于真正的汽车行业来说,后者就是一个玩具……
但是就是这个玩具……在过去4、5年里风靡了山东、江浙、京津等地,目前全国低速电动车的保有量有几百万辆,每年产量有几十万辆,还有一些地方正在扩大低速电动车产能。
这个情况下,电动汽车领域爆发了内战:低速车是否合法?这次论战的参与方包括低速车企、专家学者、铅酸电池企业、地方政府、中央政府……而明面的竞争对手大车企们对这个事儿其实是漠不关心的,因为在市场上双方根本没有竞争。
不讲太多过程,只说目前结果。首先铅酸电池企业被正反双方出局了,低速车企纷纷表示要弃暗投明生产更加牛xx的电动汽车而不是玩具来报效国家但是需要国家给予乘用车生产资质。专家学者表示支持,地方政府表示欢迎……但是现在这些政策,有了公安部的明确答复:一、生产、销售低速电动车违反法律法规及国家机动车生产管理制度;二、对违法生产的低速电动车实行治安登记管理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三、观光车属于特种设备,不得违规生产、使用和上路行驶。
合法?你有生产资质吗
从电动汽车的国家政策来看,是要刺激更多企业参与到纯电动汽车的生产研发中来,并且由国家强制标准来提升产品品质。
但是在低速车市场,由于消费者以无驾驶资质或者老年人为主,只追求“能走就行”,已经出现了非常严重的劣币驱逐良币的恶性循环,这是无规则低端市场的必然结果。
早在2014年,新能源车生产企业准入规定就明确说明,对试制样车的技术条件作出了更明确的高标准界定。其中,技术要求最低的为不足4米长的4座以下车辆,最高时速需高于100km/h,续航里程最短不得小于100km。对生产企业的准入细则、车辆性能和售后服务都做出了更高要求。而这些要求,99%的低速电动车生产企业都达不到。请问:那么多生产低速电动车的车企,你有生产资质吗?
但是这个政策出台,并没有消灭低端市场,却给了高品质厂商一个进入正规市场的机会。
同时上面说了,本来大车企对这个事情是漠不关心的。但既然国家让这些车企进入了同样的政策高度,那么大车企就必须正视这个事情了:现在平台有了,保不准哪个小车企也莫名其妙的就具有了。
当然,买办车企是不会在乎这个的,反正怎么的都是“自主合资”品牌,技术到产品到市场都靠外国车企撑着,自己只要卖100元分10元就满足了。所以面对冲击最大的应该是比亚迪、吉利、奇瑞这样独立自主的企业
至于创业企业是这样的,规则中有提到申请资质要“有3年以上纯电动乘用车的研发基础”,所以哪怕你只是拼装也要拼三年才行。
非法产品必须取缔
有报道称,2016年中国低速电动车销量突破100万辆,并且整个低速电动车市场总产销规模也突破了400万辆。
有人说,这么大的产销量,说明有市场需求。必须尊重消费者的选择,不能取缔低速电动车。
试问,全国生产假冒伪劣产品的厂家何止几十万家,对这些生产非法产品的企业,难道就因为有市场,而不去取缔吗?
2010年,以内燃机为动力的低速电动车,在残疾人专用车名头的掩护下发展。随后使用铅酸蓄电池为动力的电动三轮、四轮低速电动车逐步占据市场。在一些地方政府的保护下,2012年之后,山东省低速电动车上升至产业规模,并向河北、河南、江苏、福建等等省市疯狂扩张。一些地方政府居然把低速电动车定为本地的支柱产业,并制定地方法规允许上牌上路。严重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法》的相关规定。
低速电动车之所以卖的这么便宜,主要用的是最差的材料和技术。如果低速电动车具有燃油轿车相当的安全性能,不可能卖的这么便宜。现在市场销售的低速电动车,没有一款能达到国家《纯电动乘用车技术条件》标准,都属于非法淘汰产品。最近几年,一些发展迅速的低速电动车厂家获得了丰厚利润,并与一些媒体和学者联合起来“叫板”中央政府,希望漂白身份,获得与合法机动车相同的地位。
但是,公安部的回复,重创了这一企图。
公安部对山东省交通警察总队的《关于山东省德州市开展四轮低速电动车规范管理试点有关问题的请示》的答复,彻底否决了山东省德州市低速电动车合法试运行的企图。并明确表示“对非法生产销售低速电动车问题突出的省份,将提请国务院约谈督办。责令立即停止生产、销售非法产品、对违法行为一律依法从严、从重处罚,迅速整改源头安全隐患,对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要解决低速电动车乱象,首先要打破地方保护。其次要严把生产关和销售关,不得生产和销售违反国家规定的低速电动车。三是交管部门要切实负起责任,对于没有牌照、非法上路的低速电动车,坚决予以取缔。
对于一些有一定规模和技术条件的低速电动车厂家,则要加快转型升级,生产出符合《纯电动乘用车技术条件》国家标准的低速电动车,并争取取得生产资质或者和有资质的车企合作,进行合法生产、合法销售。